慢性腎衰竭飲食
台中榮總新陳代謝科 劉慧娟營養師
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最新的統計指出台灣的新產生的洗腎病患發生率已是全世界第一名。而在每年新的洗腎人口中約有半數是來自糖尿病的病患,不過之前糖尿病佔洗腎人口比例大約佔不到三分之一,這是值得注意。
許多的大型研究證實糖尿病病人積極的控制血糖與血壓能有助於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或進展。目前依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控制目標為空腹血糖70 -130 m g/dL,糖化血色素7%以下,及收縮血壓控制在130毫米汞柱以下,舒張壓控制在80毫米汞柱以下。
腎衰竭與蛋白質的關係
前面有提到早期的糖尿病腎病變可能沒有明顯的不舒服,但到腎臟病變中後期以後,因我們身體因無法正常排除體內代謝的廢物,就會有噁心、尿蛋白、少尿、食慾差、水腫、貧血,甚至血壓難以控制。腎臟功能衰退時,雖然排泄蛋白質代謝產生廢物能力變差,但身體仍需有適當的營養,而且最好不能再造成腎臟的負擔,這是糖尿病腎臟病的病人飲食控制上很重要的課題。
蛋白質的主要功能是建造修補組織用。飲食中的蛋白質經由體內代謝後產生廢物,正是由腎臟負責排出。因過量蛋白質會加重腎臟負擔,所以在糖尿病發生腎臟功能衰退時,飲食中的蛋白質量必需有所限制,因此如何去攝取的必要的蛋白質就顯得更加重要了。優質的蛋白質來源是必須佔所有飲食中的蛋白質一半以上,而五穀根莖類食物中的蛋白質可能較缺乏某些體內所需必需胺基酸,所以這些五穀根莖類必須挑選含蛋白質量少的低氮澱粉,這樣才能攝取一些優質的蛋白質。
鉀磷與腎臟衰竭的關係
鉀為人體所需電解質,在人體的功能例如有調節細胞滲透性、細胞生長及代謝所必需、協助神經衝動傳導並維持適當的肌肉組織的功能、維持人體酸鹼平衡。人體血漿中鉀離子濃度高於5.5 mEq/L時稱為高血鉀,但在腎衰竭末期,鉀不能有效地排出體外,堆積在體內會造成高血鉀,當人體發生高血鉀時,會有血壓降低、心律不整、先電圖改變、嚴重時會有心室纖維顫動、心跳停止。
磷是體內含量第二高的礦物質,大部份以無機鹽狀態和鈣結合,形成骨頭。磷的主要在體內功能是骨骼和牙齒的成分、維持酸鹼平衡及參與代謝作用。腎衰竭會使磷酸鹽滯留、血鈣下降,副甲狀腺素於是促進骨骼中的鈣質游離至血中,最後造成副甲狀腺機能亢進,骨骼病變、骨痛,所以限制磷的過量攝取是必要的。
慢性腎衰竭的飲食原則
|
慢性腎衰竭第一期 |
慢性腎衰竭第二、三期 |
慢性腎衰竭第四、五期 | |
熱量 |
1. 每公斤(平常)體重是25~35大卡/日 |
1. 每公斤(平常)體重是25~35大卡/日 |
1. 每公斤(理想)體重是25~45大卡/日 | |
2. 熱量的提供者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質。 3. 有足夠的熱量方能維持身體的正常機能、維持體重;最重要的是有足夠的熱量才能讓蛋白質的利用達到完善。 4. 如果熱量不足時,蛋白質會被拿來當熱量使用,這樣就會產生過多含氮廢物而增加腎臟負擔。 | ||||
蛋白質 |
1. 每公斤(平常)體重1公克 |
1. 每公斤(平常)體重0.8公克 |
1. 每公斤(理想)體重0.6公克 | |
2. 所需的蛋白質半數以上需來自優質的來源。 3. 優質蛋白質(高生理價蛋白質)來源有:瘦的家畜類(豬牛羊)、瘦的家禽類(雞鴨鵝)、魚類、豆製品類 4. 建議少選擇紅肉如牛肉、羊肉等。 5. 低生理價蛋白質有:紅綠豆、薏仁、蓮子、豌豆、麵粉、玉米、麵筋、麵腸、烤麩。 | ||||
油脂 |
1. 需佔每日熱量的25~35%,請使用植物油 2. 忌用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如豬油、雞油、椰子油、棕櫚油 3. 少食用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如餅干、麵包西點。 4. 避免食堅果類如腰果、花生、南瓜子、芝麻等。 5. 避免食用肥肉、動物的皮、奶油、全脂牛奶,因上述的脂肪屬於飽和脂肪酸,會造成血脂肪異常。 6. 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有:橄欖油、芥花油、花生油。 7. 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有:葵花油、大豆油、紅花籽油、深海魚類;提高多元及單元不飽和脂肪攝取,以減低高脂血症的危險。 | |||
碳水化合物 |
1. 約佔每日熱量的55~60%;米食優於麵食類;因麵粉中的蛋白質屬低生理價且含的蛋白質較米食高,故不建議食用麵食類(如,麵條、麵包、饅頭、水餃、餅干等)。 2. 需食低氮澱粉(蛋白質含量低的五穀根莖類)來補足每日所需熱量,低氮澱粉的食物及份量,。 3. 有糖尿病的慢性腎衰竭的病患,也需遵守少單糖類食物,以防血糖迅速上升。 4. 低生理價值的植物性蛋白質食物,如綠豆、紅豆、蠶豆、毛豆、豌豆仁等需避免食用。 | |||
鉀 |
1. 維持血液正常值,無特殊限制 |
1. 當血鉀高時需限制且尿量小於1000ml時,鉀攝取量需小於2.4公克。 | ||
|
2. 腎衰竭會減少排泄鉀離子的能力,但只要腎臟病人排尿仍有1000ml以上,即使飲食不限制通常也不會產生高鉀血症。 3. 飲食中蛋白質、熱量攝取不足,而造成組織蛋白的分解,也會間接地造成血鉀升高。 4. 鉀離子易溶於水,蔬菜切小片以熱水燙過撈起,再以油炒或油拌,可減少鉀的攝取量(但需注意水溶性維生素的流失)。食物經熟煮後鉀會流失於湯汁中,故勿食湯汁。 5. 市售低鈉或薄鹽醬油或半鹽、低鹽等,常將鹽份中的鈉以鉀取代,不宜任意使用。 6. 含鉀高的食物如:濃肉湯、牛肉汁、人蔘精、咖啡、茶、運動飲料、雞精、茶(含薄荷、魚腥草)、運動飲料、中草藥(如枸杞、准山)、羊乳片、奶精、即溶咖啡、可可粉、乾昆布、紫菜。 7. 蔬菜水果含鉀量 | |||
水分 |
1. 體內水份過多會導致呼吸急促、高血壓、充血性心臟衰竭及肺積水。 2. 每日攝取水份(包括飲水、飲料、藥水、點滴、湯汁、水果、食物等),須以病患前一天(24小時)的尿量再加500~700毫升的水份來估計。 3. 每日飲水量計算後,置於固定容器中,分次飲用;水份限制嚴格者,以小冰塊解渴或以口香糖、檸檬片刺激唾液的分泌。 4. 減少進食含水多的固體食物,如稀飯、麵條、豆腐、布丁、果凍、冰淇淋等。 | |||
鈉 |
1. 每日鈉攝取量需小於2300mg( 5.75g的鹽)。 2. 忌吃太鹹的食物,禁食醃漬加工食物;含鈉的調味料應酌量使用。市售的低鈉或薄鹽醬油或低納鹽,是將鹽中的鈉以鉀取代,故不宜使用。 3. 因限制用鹽食物較易清淡無味,建議您可使用白醋、蔥、薑、蒜、辣椒、肉桂、檸檬汁、九層塔等,使食物有其它風味增加口感。 | |||
磷 |
1. 攝取量需小於1700mg/天。 |
1. 攝取量800~ 1000m g/天,第五期的病患可能需使用磷給合劑。 | ||
2. 當磷攝取過多時,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鈣磷沈積於軟組織的危險。 3. 避免食用高磷食物 4. 使用磷結合劑,來減少食物中磷的吸收;磷結合劑是必需咬碎和食物一起吃才能發揮最佳效果。 5. 可選用低磷鉀的牛奶來取代一般牛奶。 6. 含磷高食物,如:酵母(健素糖)、內臟(肝、肫、心)、全穀類(如糙米、全麥麵包)豆類、堅果類、蛋黃。 7. 食物含磷量 |
轉載請註明出處sonja